西安附一兒童醫院【官網】
孩子多動癥檢查項目,孩子多動癥(注意缺陷多動障礙,ADHD)的檢查需結合醫學評估、行為觀察及心理測評,通常涉及多維度、跨學科的流程。以下是詳細檢查項目及說明,幫助家長系統了解診斷過程:
一、醫學評估:排除器質性疾病
全面體格檢查
目的:排除軀體疾病(如甲狀腺功能亢進、鉛中毒、睡眠障礙)引發的類似癥狀。
內容:測量身高、體重、血壓,檢查神經系統(如肌張力、反射、協調性)及五官(視力、聽力)功能。例如,鉛中毒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,需通過血鉛檢測確認。
實驗室檢查
血常規與生化:評估貧血、肝腎功能等基礎健康指標。
微量元素檢測:排查鉛、汞等重金屬中毒或鋅、鐵缺乏。
甲狀腺功能檢查:甲狀腺激素異??赡芤l多動、易怒等癥狀。
過敏原篩查:部分兒童因食物過敏(如牛奶、雞蛋)出現行為異常。
腦電圖(EEG)與神經影像
腦電圖:檢測腦電波活動,排除癲癇等腦電異常疾病。約30%的ADHD兒童腦電圖可能顯示慢波增多,但無特異性診斷價值。
頭顱MRI/CT:僅在懷疑腦結構異常(如腦腫瘤、腦損傷)時進行,常規ADHD診斷無需此項檢查。
二、行為與心理評估:量化核心癥狀
標準化量表測評
家長評定量表:
Conners量表:評估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動、沖動、學習問題等維度,分為父母版和教師版,需結合多方反饋。
SNAP-IV量表:基于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(DSM)標準,涵蓋注意力缺陷、多動/沖動及對立違抗行為。
教師評定量表:學校環境下的行為表現是診斷重要依據,教師需觀察課堂紀律、作業完成情況及同伴互動。
兒童自評量表:適用于8歲以上兒童,如ADHD-RS自評量表,幫助了解孩子主觀感受。
心理測試
智力測試(如WISC-IV):排除智力低下導致的學業困難,ADHD兒童智商通常正常,但可能存在工作記憶、處理速度等認知功能差異。
持續操作測驗(CPT):通過計算機任務評估注意力維持能力,如“Go/No-Go”任務檢測沖動控制。
執行功能測試:包括威斯康星卡片分類測驗(WCST)、Stroop測試等,評估計劃、組織、靈活應變等高級認知功能。
三、臨床訪談:綜合信息分析
家長訪談
內容:詳細詢問癥狀起始時間(通常需在12歲前出現)、持續時長(至少6個月)、影響場景(家庭、學校、社交場合)及共患病(如焦慮、抑郁、學習障礙)。
重點:區分“多動”與“高能量”行為,例如ADHD兒童的多動是無目的、難以自控的,而活潑兒童的多動可能因興趣驅動且可被環境約束。
兒童訪談
目的:通過游戲、繪畫等非語言方式觀察兒童行為模式,同時了解其對自身癥狀的認知(如“是否覺得自己容易分心?”)。
技巧:避免直接質問,采用開放式問題,如“你最喜歡和最不喜歡學校的什么活動?”
教師訪談
內容:了解兒童在集體環境中的表現,如是否頻繁打斷他人、能否遵守課堂規則、作業完成效率等。
案例:若家長報告孩子在家安靜,但教師反饋課堂多動,需考慮情境特異性或家庭教養方式影響。
四、共患病篩查:全面評估干預需求
ADHD常伴隨其他精神心理問題,需同步篩查:
焦慮/抑郁:通過兒童抑郁量表(CDI)或SCARED焦慮量表評估情緒狀態。
對立違抗障礙(ODD):表現為故意違抗權威、易怒、報復行為。
學習障礙:通過韋氏個別成就測驗(WIAT)評估閱讀、書寫、數學能力。
睡眠障礙:多動癥兒童常伴入睡困難、睡眠呼吸暫停等問題,需通過多導睡眠監測(PSG)確認。
五、檢查流程與注意事項
多信息源整合:診斷需結合家長、教師、兒童三方報告,避免單一來源偏差。
排除干擾因素:如家庭變故、校園欺凌等環境因素可能導致暫時性行為問題,需通過長期觀察區分。
動態評估:ADHD癥狀可能隨年齡增長變化,建議每1-2年復查,調整干預方案。
選擇專業機構:優先選擇具備兒童心理科或發育行為兒科的醫療機構,確保評估人員接受過ADHD診斷培訓。
家長行動建議
提前準備:記錄孩子日常行為案例(如“每天因分心漏做3道數學題”),便于醫生快速理解癥狀。
保持耐心:完整評估可能需2-3次就診,涉及量表填寫、訪談及可能的實驗室檢查。
關注共患?。喝艉⒆油瑫r存在情緒問題或學習困難,需主動告知醫生,避免漏診。
避免自我診斷:多動、沖動是兒童常見行為,需通過專業評估確認是否達到疾病程度。
擅長: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動癥、抽動癥、自閉癥、語言發育遲緩、小兒癲癇、矮...
擅長:對兒科常見病、急危重癥及一些疑難病癥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。尤其對皮膚...
擅長:自閉癥、發育遲緩、精神發育遲滯(智力低下)、語言發育遲緩、語言障礙、多動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