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附一兒童醫院【官網】
怎么查是不是多動癥,判斷是否患有多動癥(注意缺陷多動障礙,ADHD)需通過系統評估,結合癥狀表現、專業量表及醫學檢查綜合判斷。以下是具體步驟與核心要點:
一、核心癥狀自查:關注三大行為維度
多動癥的核心癥狀包括注意力缺陷、多動和沖動行為,需觀察是否在多個場景(如家庭、學校)持續出現:
注意力不集中
經常丟三落四,如作業、文具頻繁丟失
難以長時間專注任務,容易被外界干擾(如窗外聲音、他人走動)
做事拖拉,完成作業或任務時頻繁分心
忘記日常安排,如忘記帶書包、漏做作業
多動表現
坐立不安,小動作多(如抖腿、轉筆、玩手指)
在需要安靜的場合(如課堂、圖書館)無法保持靜止
過度活躍,如奔跑、攀爬,或說話過多
沖動行為
打斷他人對話,難以等待輪流
做出危險決定(如橫穿馬路不看車)
情緒易激惹,容易因小事發脾氣
注意:若癥狀僅出現在特定環境(如僅在家表現多動),可能非多動癥,需進一步排查。
二、專業評估工具:標準化量表輔助診斷
醫生通常使用以下量表評估癥狀嚴重程度:
Conners量表
包含家長版、教師版,評估注意力、多動、沖動等行為
通過評分判斷癥狀是否超出同齡人正常范圍
ADHD評定量表(如SNAP-IV)
覆蓋注意力缺陷、多動/沖動兩大維度
需由家長或教師填寫,結合日常表現評分
韋氏兒童智力量表
排除智力障礙或其他發育問題導致的類似癥狀
三、醫學檢查:排除其他疾病可能
需通過以下檢查排除類似癥狀的疾?。?
腦電圖(EEG)
檢測腦電活動,排除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
部分多動癥患兒可能出現θ波增多,但無特異性
聽力與視力檢查
排除因聽力或視力障礙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
血液檢查
檢測甲狀腺功能、鉛中毒等,排除代謝或環境因素
四、診斷流程:多維度信息整合
詳細病史采集
醫生會詢問癥狀起始時間、持續時長、家庭環境等
例如,癥狀是否在7歲前出現,是否影響學習或社交
多場景觀察
結合家長、教師反饋,確認癥狀是否跨場景存在
例如,孩子是否在學校和家庭均表現多動
排除其他診斷
需與焦慮癥、抑郁癥、學習障礙等疾病鑒別
例如,焦慮癥患兒可能因擔憂而表現注意力不集中
五、干預建議:早識別早管理
若懷疑多動癥,建議:
及時就診
優先選擇兒科、兒童保健科或發育行為兒科
醫生會通過行為觀察、量表評估及醫學檢查綜合判斷
非藥物干預
行為治療:通過獎勵機制強化正向行為
家長培訓:學習結構化家庭管理策略
學校適應:與教師溝通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
藥物干預(如需)
中樞神經興奮劑(如哌甲酯)或非興奮劑藥物(如托莫西汀)可能被推薦
需嚴格遵醫囑用藥,定期監測副作用
六、常見誤區澄清
“孩子活潑≠多動癥”
正常兒童可能表現活躍,但多動癥患兒的多動行為持續且影響功能
“長大自然好”
未經干預的多動癥可能延續至成年,導致職業或人際關系問題
“單純靠藥物可治愈”
藥物需結合行為治療、家庭支持等綜合干預
提示:多動癥診斷需由專業醫生完成,家長切勿自行貼標簽。若孩子出現持續注意力不集中、多動或沖動行為,建議盡早就診,通過科學評估制定干預方案。
擅長: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多動癥、抽動癥、自閉癥、語言發育遲緩、小兒癲癇、矮...
擅長:對兒科常見病、急危重癥及一些疑難病癥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。尤其對皮膚...
擅長:自閉癥、發育遲緩、精神發育遲滯(智力低下)、語言發育遲緩、語言障礙、多動癥...